14天前去过北京为什么行程码还显示14天内?
一、14天前去过北京为什么行程码还显示14天内?
没有刷新。
北京健康宝依托来自于卫生疾控、社区等部门的疫情相关数据,按照相关防控规则经数据比对后得出,实行动态管理。红,黄,绿三种状态之间会随着疫情数据的丰富和疫情发展变化同步更新。例如集中隔离解除后,红色会变成黄色,居家隔离解除后,由工作人员进行人员状态更新登记,黄色会变为绿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健康码是基于个人在线填报信息与后台数据实时计算比对,是一个动态码,绿,橙,红三色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截屏或者打印无法保证结果实时动态,所以请所有人员使用手机亮码出行。
健康码需如实填报个人信息,确保生成健康码的准确性。若在申领过程中填错了个人信息,可以在页面下方点击重新填写按钮再次申报。但一天内只能修改一次。
关于健康码和津门战役,健康码是个人专属通行证,一人一码,便利市民正常出行和复工复产,津门战役是一场所一码,为方便寻找密切接触人员,所以两码不冲突,需各企业两码均操作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康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网连中国]注意!出京去这29地需隔离
二、宜宾到昆明的铁路建于好多年
宜宾到昆明的铁路是内昆铁路,最开始是成昆铁路的东线。
20世纪初,云南就组建了官商合办的“滇蜀铁路公司”准备开发这条铁路。在1905年就策划筑,并成立了滇蜀铁路公司,1909年开始勘测,1919年测量完毕,民国初年和抗战时期也进行过勘查。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由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再行设计,1956年开工建设。北段内江至安边140千米于1960年通车;南段梅花山至昆明370千米于1965年建成,成为贵昆铁路西段;中段于1962年因故停工。内昆铁路南北两段均已建成,剩下中段最艰险的300多公里尚待复工。直到1998年6月,中段才又开始兴建,2001年9月全线铺通。内江至六盘水段又称内六铁路,六盘水至昆明段与沪昆铁路共线。
三、宝成铁路过阆中吗?成昆铁路过峨眉乐山吗?
宝成铁路不经过阆中,阆中现在只有在建中的兰渝铁路,没有通车运营的铁路。
宝成铁路,指宝鸡到成都的铁路,全长669公里。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甘肃徽县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
在四川省内主要有广元、昭化、沙溪坝(剑阁县)、竹园坝(青川县)、江油、绵阳、罗江、德阳、广汉、成都站。
成昆铁路要经过峨眉山市,但是不过乐山市区,铁路上的乐山站实际上是夹江火车站。
成昆铁路,北起成都市,南至昆明市,全长1100公里,1958年7月动工,后停建,1964年8月复工,1970年7月1日全程贯通。
在四川省内主要有成都、彭山、眉山、夹江(乐山站)、峨眉、峨边、甘洛、喜徳、冕宁、西昌、徳昌、米易、攀枝花站。
四、行程码是通过什么记录行程的?
行程码是指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行程记录的,从而可以准确定位自己行驶过的轨迹。“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数据可以全国通用,真正做到全国一张网全面覆盖,还可以查询到本人国内手机号的国际行程。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基于电信大数据,由三大运营商统一提供接口,仅须填写手机号、验证码并确认本人授权,无须填写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个人信息,操作上更为简便和安全,充分保护用户隐私。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分析的是 “手机信令数据” ,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行程记录的,从而可以准确定位自己行驶过的轨迹,信令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自动化,有严格的安全隐私保障机制,查询结果实时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数据可以全国通用,真正做到全国一张网全面覆盖,还可以查询到本人国内手机号的国际行程。这些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会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行程卡提供的位置查询服务数据来源是 “手机信令数据” ,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为确保通信连续、实现覆盖无盲区,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质量,行政区划交界处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会交叉覆盖,造成结果的偏差。如果用户居住在靠近城市边界的位置,或者长途自驾、乘坐火车等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五、庐山西海的发展规划
发展历程
庐山西海原名柘林湖,是由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所在地——柘林镇而得名。庐山西海,原称“柘林水力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工缓建,1970年复工续建,1972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柘林水力枢纽工程”电站,装机容量4×4.5万千瓦,湖区形成之前,群山起伏,河流纵横。是10万青壮年挥洒热血和青春,肩挑,手提,用铁锹、扁担参与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库区移民30余万人,开创新中国水利移民先河。水库正常高水位65米,汛期限制水位64米,总库容79.2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属于国家重点防汛单位之一。电站投产38年,累计发电221亿千瓦时,为维护江西电网的稳定以及全省经济建设和防洪减灾作出了显著贡献。
总体思路
以把庐山西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天然养颜养生中心、休闲旅游度假中心、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水上健身娱乐中心为发展定位,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打造“西海养生”品牌为特色,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攻方向,实施云居山禅文化、易家河温泉、司马半岛国际会议、浪琴岛水上健身娱乐、巾口文化创意产业等五大区域性综合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庐山西海整体形象,加快风景区旅游发展步伐,促进风景区保护利用和科学发展,逐步把庐山西海打造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总体目标
近些年目标:争取启动国际会议中心和高档酒店等项目;结合庐山西海旅游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步完善风景区基础设施(道路、管网等)。3年内固定资产投资10-20亿元人民币。
中远期目标:根据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引进、开发3-5个区域性、规模性、影响力大的大型特色旅游项目。争取国际会议中心、高档旅游度假村、国际当代艺术园、国际禅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开业。至2012年,实现游客总人数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门票及税收收入达3000万元;将景区建设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发展前景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庐山西海的整体形象,加快风景区的发展步伐。在未来,庐山西海将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景区也将建设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在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庐山西海越发显示出其珍贵性,同时也引来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众多游客。庐山西海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成为景区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