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安阳啥特产适合携带啊?
一、咱安阳啥特产适合携带啊?
道口烧鸡
产于滑县道口镇,传统正宗品牌“义兴张”,创制于清朝顺治年,扬名于乾隆中期,乃御用贡品。主要特点是:加工精细,色泽鲜艳,造型别致,五香俱佳,一抖自散,食之不腻,有形、色、味、烂“四绝”之称。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老庙牛肉
滑县老爷庙乡传统产品,创于明末清初,加工精细,配料讲究,主要特点色鲜味美,肉烂筋面,块硬抗风,香味浓郁,耐存放。
安阳三熏
传统地方特产,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已有百余年历史,将原料精心卤制,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点燃熏制,其特点水分较少,熏香浓郁,脆烂不腻,耐储存
二、安阳的特产是?
1.道口烧鸡
道口“义兴张”烧鸡创制于清顺治八年(1661年),嘉庆年间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制作技艺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建成烧鸡生产流水线。1962年开始出口,1981年评为国家商业部和河南省优质产品。1984年,成立中国滑县道口烧鸡总公司,并兴建道口烧鸡罐头厂,研制成功复合铝箔袋软包装烧鸡。滑县还有加工道口烧鸡的店铺420多家,年
产量3500吨。1987年,道口烧鸡生产厂家主要有滑县道口烧鸡总公司、滑县食品公司、滑县饮食公司、滑县综合公司等,年产量283吨,产值197.5万元。
2.老庙牛肉
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1956年,老庙乡成立牛肉罐头系列食品,1987年产量5万多公斤。
3.八宝布袋鱼
是安阳特三级红案厨师李印斗创制的杰作,入选《华夏名菜》一书。它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一条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它选料严格,配料、佐料多而讲究,制作精细。风味特色: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
4.安阳“三熏”
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头肉。名师阎好德为其主要创制人。它不但誉满安阳,而且在京广铁路沿线各大城市和鲁西、冀南、晋东也享有盛誉。三熏工艺讲究,选料严格,操作认真。成品呈柿红色,油润闪亮,肥而不腻,浓香纯正,回味绵长,凉吃热食,佐酒下饭均可。
5.炒三不沾
也叫桂花蛋,是安阳传统名菜,也是豫菜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曾多次参加全省名菜大赛,均登榜首。炒三不沾,以蛋黄为主料,配以桂花糖、白糖、优质粉芡、上好大油等,炒制而成。它以不沾锅、盘、筷而得名,色、香、味、型具佳,上口软香油润,甘甜不腻。
6.安阳烩菜
安阳传统菜肴,种类有六七种之多。既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的“海烩菜”、“上烩菜”;也有选料普通、价格便宜的“行烩菜”;还有用料简单的“扁粉菜”;又因使用烹调器皿不同而派生出的“沙锅豆腐”、“沙锅海烩”。安阳烩菜因投料种类繁多、配伍精当、汤醇味美、营养丰富成为地方名菜。
7.蓼花
安阳传统名点,久负盛名,锦泰酱园制作的品质最好。蓼花的主要原料系优质糯米、黄豆、白糖、饴糖、桂花等。成品形态美观大方,颜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裹对丝,酷似盛开的蓼花,故叫蓼花。落口酥脆焦甜,清香悠远,富营养,易消化,被视为珍馐和馈赠佳品。
8.粉浆饭
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之效。熬制粉浆饭以绿豆粉浆为主,配以优质小米、大豆、花生仁、精盐、适量荤油,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撒上香菜沫。
9.皮渣
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好吃可口,多吃不厌。主要以粉条为主,加上大葱、大蒜、荤油、精盐、香油、虾皮。它有多种吃法:煎、炒、扣碗等。
10.五香豆沫
是深受安阳群众欢迎的一种汤食。熬制豆沫以小米为主料,与花椒、茴香一起用冷水泡发,加水调磨成糊状米汁。上锅兑水,下入花生仁、黄豆瓣、海带丝、粉条、精盐等,开锅后倒入米汁,边倒边搅动,见锅再开,立即压火,并放入豆腐丝、胡萝卜丝、波菜、炒芝麻等即成。成品豆沫,糊色乳黄,红绿分明,各种调料咀嚼生香,略透麻辣。
11.内黄大枣
大枣数内黄大枣好,红枣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茶饮料冬夏枣茶,闻名全国。
还有核桃、板栗、花椒、柿子等林县名产。
三、安阳特色小吃
1、安阳皮渣
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好吃可口,多吃不厌。主要以粉条为主,加上大葱、大蒜、荤油、精盐、香油、虾皮。它有多种吃法:煎、炒、扣碗等。
.
2、道口烧鸡
道口镇素称烧鸡之乡。道口烧鸡“造型美观、色泽鲜艳、五香俱佳、肥而不腻、老幼适宜”,堪称形、色、味、烂“四绝”。
.
3、安阳粉浆饭
粉浆饭,安阳“三大宝”之一。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之效。
.
4、内黄红枣
安阳市内黄县是红枣之乡,全县有大面积的沙区,适宜种植枣树。当地人称枣树为铁杆庄稼。
.
5、内黄灌肠
内黄灌肠,是内黄县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它是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所制成。
.
6、楚旺扒糕
它是用荞麦面蒸煮而成,食用时先用小刀切成菱形小块,再用芥末、香油、蒜汁、陈醋调拌即可食用。吃扒糕可以调济胃口,振作精神,夏季还可消暑。据传,扒糕在楚旺始于道光初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楚旺一带的传统佳品。没有吃过扒糕的人,再去楚旺的时候,可别忘了吃上一盘,以饱您的口福。
.
7、安阳血糕
安阳血糕为著名风味小吃,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安阳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荞麦丰收后,人们以荞面为食。当时县城西北皇甫屯村一王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生意十分兴隆。安阳血糕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深受当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
8、安阳扁粉菜
老崔家扁粉菜:精华在汤、营养在菜、口味在辣。
老崔家扁粉菜特别注意汤的熬制,采用大骨头、猪板油加上以三十余位中草药为主的独特配方,经数十道工序熬制而成。其汤肥而不腻,有油不见油。入口绵香厚醇、唇齿留香,余味悠长。其主菜以豆腐、时令青菜、猪血、扁粉条为主。配伍合理,营养丰富。豆腐蔬菜是健康食品众所周知自不待言,猪血堪称“养血之宝“,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是解毒清肠、补血美容、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扁粉条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有防癌之神效。三十余种中草药或提味醒神,或除腥去膻。即调众口于一味,又添许多药用之功能。常食之对高血脂、便秘、贫血、肠胃不适、面容焦黄等有药效之不抵的神奇功效。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崔家的独树一帜辣椒油,辣而不燥、辣而不爆,辣而有度,辣而色俏。所以每天吃上一碗油滚滚,香喷喷、辣呼呼的扁粉菜,即可果腹又利健康还有食疗之功效 ,一举数得,何乐不吃?
老崔家扁粉菜创始于1952年,距今已有半个世纪。老崔家扁粉菜如今已成为安阳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成为安阳的名片、名小吃。食客尽可查互联网,既有扁粉菜的Flash, 更有相关信息数千条。可谓是闻名遐迩。
到安阳必吃扁粉菜 吃扁粉菜必到扁粉菜发祥地---南关扁粉崔
.
9、老庙牛肉
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
.
10、安阳蓼花
成品燎花,造型美观、面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撒对丝、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软绵易消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馈赠亲友佳品。
11、炒三不沾
软香油润、浓甜不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 此菜色金黄,味香甜,炒制时不粘锅、勺,盛时不粘碟、筷,吃时不粘牙,故名“三不粘”。
“三不沾”也叫“桂花蛋”其创制人及创制年代已无从查考。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三不沾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
它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加适量的水搅匀炒成的,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子,故称“三不沾”。后来北京广和居有位姓牟的厨师结识了一位清宫御厨,学到制作“三不沾”的手艺,稍加改进,供应顾客。由于“三不粘”色泽美观,吃口绝嫩,堪称妙品,很受欢迎。广和居倒闭后,牟师傅到同和居掌厨,“三不粘”又成为同和居传统名菜,许多国际友人慕名而至.